(1)取鏡:右手握鏡臂,左手托底座(考慮到大部分人都是右手有力)
(2)安放:放有光,略靠左,鏡臂朝自己。(考慮到大部分人都是右手執(zhí)筆記錄)
(3)對光:低倍物鏡,大光圈,一起對準通光孔,左眼觀,同時調節(jié)反光鏡,直至看到明亮圓形光斑。(大光圈凹面鏡視野光線強,小光圈平面鏡視野光線弱,查看液泡的時候,需要光線弱點才能看清)
(4)放片:載物臺,放玻片,保證標本在通光孔中間,便于觀察。
(5)調焦:側盯物鏡,降下物鏡至距離標本0.5CM,再通過目鏡觀察,向后旋粗準焦螺旋,鏡筒升,看見物像再調細準焦螺旋。(如果調到頭了沒找到,再按要求重來一次,或者查看移動玻片保證標本在通光孔中央)
(6)觀察:顯微鏡,成倒像,物向左,像向右,像在上,向上移,像往何處逃,玻片同向追。(注意:順逆時針轉動不變)
2.顯微鏡成像:
(1)放大倍數(shù):目鏡×物鏡
目鏡越短,放大倍數(shù)越大;物鏡越短,放大倍數(shù)越小。
目鏡和物鏡通過是否有螺口來判斷。
注意:放大的是長度,不是面積;長度放大10倍,面積放大102倍
(2)高低倍鏡下物像特點的比較
放大倍數(shù)越大,看到的視野范圍越小/細胞數(shù)量越少,光線越暗;放大倍速越小,看到的視野范圍越大/細胞數(shù)量越多,光線越亮。
(3)成像:倒像 (上下左右都顛倒)
如果物像偏向右上側,要使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,應該向右上移動玻片
3.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
(1)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:
擦 |
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|
目的是擦除載玻片上的污物 |
|
滴 |
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|
目的是保持細胞的原有形態(tài) |
|
取 |
用鑷子從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 |
目的是取到適于觀察的洋蔥鱗片內表皮細胞 |
|
展 |
將索取材料放于載玻片,展平 |
目的是防止細胞重疊 |
|
蓋 |
用鑷子夾起蓋玻片,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,然后輕輕的蓋上。 |
目的是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(xiàn)氣泡 |
|
染 |
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紅墨水或稀碘液,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,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。 |
目的是使細胞著色,可以對其內部結構觀察得更清晰 |
(2)注意事項:
A.用鑷子撕取洋蔥表皮時,先用刀片割“#”形,便于操作
B.加蓋玻片時,防止產生氣泡的方法: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,然后輕輕平放
C.吸水紙不但有利于染色,還能把多余的水分吸走,也能利于氣泡排出。
D.如果出現(xiàn)以下問題,會采取相應的措施
現(xiàn)象 |
原因 |
對策 |
細胞有嚴重重疊現(xiàn)象 |
洋蔥表皮細胞撕得太厚 |
重新撕幾次,挑選較薄的表皮進行實驗 |
洋蔥表皮細胞未在載玻片上展平,甚至造成折疊現(xiàn)象 |
用鑷子展平洋蔥表皮后,重新制作裝片 |
|
細胞結構不太清楚 |
未滴加紅墨水/碘液 |
滴加紅墨水/碘液 |
有黑色圓圈 |
有氣泡或氣泡太多 |
重新蓋蓋玻片或重新制作裝片 |
視野中無光斑或視野太暗等現(xiàn)象 |
顯微鏡操作失誤,如反光鏡未對好,光線過強、過弱或無光,物鏡為對準通光孔,準焦螺旋轉動過快 |
重新按正確的方法操作顯微鏡 |
4.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
(1)步驟:
擦 |
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|
滴 |
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|
刮 |
用消毒牙簽在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地刮幾下 |
涂 |
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,放在載玻片上的0.9%生理鹽水涂抹幾下 |
蓋 |
用鑷子夾起蓋玻片,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,然后輕輕的蓋上,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(xiàn)氣泡。 |
染 |
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亞甲基藍/稀碘液,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,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。 |
(2)注意事項:
A.滴加生理鹽水而不是清水,是為了使口腔上皮細胞保持原來的形態(tài)特點(防止吸水爆裂)。
B.漱口,除掉口腔中的食物殘渣。
C.涂抹一定要均勻,防止細胞重疊。
D.由于口腔上皮薄而透明,所以要用亞甲基藍溶液染色,觀察時光線要調得暗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