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(wù)號
當(dāng)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 » 種植技術(shù) » 蔬菜 » 正文

蘆筍育苗移栽技術(shù)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8-09-23
核心提示:一、培青壯苗 1.選擇苗床 選擇有機(jī)質(zhì)含量豐富、保水性能好、土層深厚、地下水位低且疏松的沙壤土作為苗床。為防止和減少地下害蟲和其他病害的侵染,所選的苗床,前茬不能是果園及番茄地和甘薯地。 2精整苗床 為使蘆筍苗期生長發(fā)育良好,必須分層施足基肥。首先,畝用


    一、培青壯苗

    1.選擇苗床  選擇有機(jī)質(zhì)含量豐富、保水性能好、土層深厚、地下水位低且疏松的沙壤土作為苗床。為防止和減少地下害蟲和其他病害的侵染,所選的苗床,前茬不能是果園及番茄地和甘薯地。

    2精整苗床  為使蘆筍苗期生長發(fā)育良好,必須分層施足基肥。首先,畝用腐熟有機(jī)肥100擔(dān),過磷酸鈣10千克,氯化鉀10千克,石灰10千克,尿素10千克,混合施入土中,并作一次耕翻;然后隔5~7天,再施1次三元復(fù)合肥30~40千克,結(jié)合整畦與苗床土充分混合,筑寬1.5米、高30厘米的畦,溝寬30厘米。精細(xì)整地,做到畦平砟碎。播種前用50%多菌靈500倍液噴霧,進(jìn)行土壤消毒。

    3.適期播種   將種子在30℃的溫水中浸泡15一2O小時,同時準(zhǔn)備少量經(jīng)過90℃水消毒冷卻后的河砂,趁濕拌入浸好的種子,置陰涼處,待種子露白,當(dāng)土壤溫度達(dá)到10℃,就可播種(若超過30℃則影響發(fā)芽率)。一般以谷雨至芒種期間播種為適期。每畝苗床播量為0.4千克(可移栽7畝左右大田)。播種時,先在苗床上沿畦溝開4條播種溝,溝深3~4厘米,每隔6~8厘米播1粒種子,隨即用腳輕踏一下,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,然后覆土,整平。用稻草或草簾覆蓋,再在覆蓋物上澆水,使苗床濕透。

    4.苗床管理   出苗后揭去覆蓋物(夏播的揭后搭涼棚)。當(dāng)苗高70厘米時,開始追肥,每20~30天追1次,共追2~3次。每次畝追尿素3~4千克,氯化鉀4千克或三元復(fù)合肥10千克。通干旱天氣,必須每隔7~10天饒1次透水;如雨水過多,則必須及時清溝排水,做好中耕除草工作。特別是雨后要及時中耕松土,同時要注意地下害蟲和斜紋夜蛾的危害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及時用敵百蟲藥劑防治。當(dāng)雨水較多或幼苗將封行時,易感染莖枯病和褐斑病,應(yīng)及時噴灑8701藥劑,進(jìn)行防治。

    二、適時移栽

    1.施足基肥   畝用土雜肥80~100擔(dān),尿素10千克,過磷酸鈣3O千克,氯化鉀10千克,與土壤充分混和形成10~15厘米厚的化肥與上混合層。

    2.移栽時期   一般以休眠期移栽為宜,即蘆筍地上部的莖枯黃時(10~11月份),較為合適。

    3.起苗與分級一般以肉質(zhì)貯藏很有15~20條、根長10~脫厘米、地下莖的鮮芽多而肥大時,起苗較好。起苗后,要立即進(jìn)行分級,然后再移栽。幼苗肉質(zhì)根在20條以上者為大苗;10~20條為中苗,10條以下為次苗。

    4.移栽密度與再施肥    蘆筍的栽培密度以行株距為2米X(O.3~0,4)米為宜?刹扇¢_溝移栽方法,上溝口寬60厘米,底寬40厘米,溝深6O厘米,在第1層中施土雜肥,畝施三元復(fù)合肥20千克;在第2層中施土雜肥、秸稈等。在兩層施肥的同時,都必須均勻地畝施生石灰25千克左右。于栽苗處順手將溝中的化肥土層攏堆成龜背狀小堆,然后將苗—一排到龜背狀小土堆上,排成一條直線,切不可歪三倒四,不成直線,影響采收。栽時將苗根在事先配制好的泥漿加氮磷鉀復(fù)合肥的混合液中浸蘸一下,再移栽。栽培時,分2次覆土,第1次將根順直后覆土l~2厘米,用手壓實,使根群與土壤密接,饒1次輕糞水,定根穩(wěn)苗;然后再覆5~6厘米的疏楹細(xì)土。等苗成活后抽出新莖再分層培土,直至與畦面相平。

 
分享:
關(guān)鍵詞: 蘆筍 育苗
 

 
 
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11.285 second(s), 1085 queries, Memory 3.74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