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杏仁:揀凈雜質(zhì),置沸水中略煮,俟皮微皺起撈出,浸涼水中,脫去種皮,曬干,簸凈。
2.炒杏仁:取凈杏仁置鍋內(nèi)用文火炒至微黃色,取出放涼。
生藥材鑒定
顯微鑒別 種子中部橫切面:(1)杏仁 外種皮細胞1列,散有長圓形、卵圓形,偶有貝殼形及頂端平截呈梯形的黃色石細胞高38-95μm,寬30-57μm.埋在薄壁 組織部分壁較薄,紋孔及孔溝較多;出部分壁較厚,紋孔較少或無。種皮下方為細胞皺縮的營養(yǎng)層,有細不維管束。內(nèi)種皮細胞1列,含黃色物質(zhì)。外胚乳為數(shù)列廢的薄壁細胞。內(nèi)胚乳為1列長方形細胞,內(nèi)含糊粉粒及脂肪油。
(2)野杏仁 種皮表面石細胞單個或2-5個(或更多)散在于種皮薄壁細胞中,石細胞呈類、多角形、類多角形或梭形,紋孔大而密;側(cè)面觀呈貝殼形、類圓形、卵圓形、類方形、類多角形或梭形,徑向27-76μm,底部寬18-60μm,突出于表皮層的部分呈半月形、弓形或圓拱形,約占高度的一半,色較淡,壁厚5-8(-10)μm,層紋及紋明顯,底部壁厚3-5μm,層紋無或極少,紋孔密。
(3)山杏仁 石細胞表面觀較寬扁,呈類圓形、卵圓形、類多角形、類方形,紋孔大而密;側(cè)面觀多為寬貝殼形、類圓形或扁梭形,少見長圓形或卵圓形,高46-84μm,寬34-68μm.
(4)東北杏仁 石細胞多為較高的長貝殼形,頂端較小,向基部漸寬大,高46-95μm,寬41-91μm,紋孔及孔溝均細密。
理化鑒別(1)取本品0.5g,置帶塞試管中,加5%硫酸溶液3ml充分搖勻,在試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鈉溶液濕潤的濾紙條,塞緊塞子,試管置40-50℃水浴中加熱10min,濾紙條由黃色變磚紅色。
(2)薄層色譜 取本品0.5g,加等量碳酸鈣共研碎,放入帶塞三角瓶內(nèi),加石油醚(60-90℃)4ml,冷浸過夜后,濾過。殘渣揮干石油醚,加入乙醇4ml冷浸過夜后,濾過。濾液濃縮作供試品。以苦杏仁甙作對照品。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,以氯仿-乙醇乙酯-乙醇(2:1:2)展開,碘蒸氣顯色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