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十五中秋佳節(jié),正是春華秋實,一年辛勤勞動結(jié)出豐碩果實的季節(jié)。屆時家家都要置辦佳肴美酒,懷著豐收的喜悅,歡度佳節(jié),從而形成我國豐富多彩的中秋飲食風(fēng)俗。
吃月餅“中秋佳節(jié)吃月餅”,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(tǒng)風(fēng)俗。每當風(fēng)清月朗、桂香沁人之際,家家嘗月餅、賞月亮,喜慶團圓,別有風(fēng)味。
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,內(nèi)含佳餡的食品,在北宋時期就已出現(xiàn)。詩人兼品味家的蘇東坡就有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”的詩句。而作為一種食品,稱為“月餅”,則始見于南宋《武林舊事•蒸作飲食》。當時,杭州民間就有“又月餅相饋,取中秋團圓之意”。到了元朝末年,月餅已成為中秋節(jié)日美點。
吃鴨子我國云南的仫佬族鄉(xiāng)親都要在八月十五這天買餅子,殺鴨子,歡度這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傳說從前仫佬人居住的地方,山好水好,四季如春。村村六畜興旺,年年五谷豐登。可是有一年,突然來了“番鬼佬”,到處殺人放火,搶劫奸淫,害得仫佬日夜不寧。村中有個賣糖佬夫婦和兒子三人,決心帶頭反抗。他們想了一個計謀:以游村賣糖來串聯(lián)村民,在八月十五晚上一齊動手殺番鬼佬。果然大部分“番鬼佬”被打死,一部分跳到河里,都變成了鴨子。仫佬人就把鴨子捉回村,殺掉當作慶祝勝利的美餐。從此,仫佬人為了紀念賣糖佬一家三人,每年八月十五,家家戶戶都要買餅子、殺鴨子,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記反抗侵略的斗爭。
吃田螺至于中秋食田螺,則在清咸豐年間的《順德縣志》有記:“八月望日,尚芋食螺。”民間認為,中秋田螺,可以明目。據(jù)分析,螺肉營養(yǎng)豐富,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(zhì)。食田螺可明目,言之成理。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(jié)特別熱衷于食之吃。有人指出,中秋前后,是田螺空懷的時候,腹內(nèi)無小螺,因此,肉質(zhì)特別肥美。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(jié)。如今在廣州民間,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,都有炒田螺的習(xí)慣。
吃芋頭中秋食芋頭,則寓意辟邪消災(zāi),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。清乾隆《潮州府志》曰:“中秋玩月,剝芋頭食之,謂之剝鬼皮”。剝鬼而食之,大有鐘馗驅(qū)鬼的氣概,可敬。
飲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,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,聞著陣陣桂香,喝一杯桂花蜜酒,歡慶合家甜甜蜜蜜,歡聚一堂,已成為節(jié)日的一種美的享受。
桂花不僅可供觀賞,而且還有食物價值。屈原的《九歌》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