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
梭魚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技術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8-03-05
核心提示:一、親魚的選擇與培育 在秋季或初冬從海區(qū)捕獲或從海水、咸淡水養(yǎng)殖的成魚中,選擇完好無傷的個體作為親魚。雌魚要求3齡、體重1.5公斤以上;雄魚2齡、體重1公斤以上。 親魚池面積不宜過大,以1500平方米~2000平方米為宜,水深1.5米~2米,有海、淡水水源,排灌方便。


    一、親魚的選擇與培育 

    在秋季或初冬從海區(qū)捕獲或從海水、咸淡水養(yǎng)殖的成魚中,選擇完好無傷的個體作為親魚。雌魚要求3齡、體重1.5公斤以上;雄魚2齡、體重1公斤以上。

    親魚池面積不宜過大,以1500平方米~2000平方米為宜,水深1.5米~2米,有海、淡水水源,排灌方便。每畝親魚池放養(yǎng)量不宜超過100公斤。注重春季產前強化培育,又要做好全年培育管理。梭魚在水溫4℃時開始少量索食,10℃以上正常攝食。在親魚培育中可完全采用人工投喂商品餌料的方法,也可采用投喂兼肥水的方法。商品餌料種類以花生餅、豆餅、小麥芽、毛蝦為好。施肥應采用有機肥,化肥不宜用。親魚池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。產前要進行“鹽水過度”及流水刺激。“鹽水過度”是指在鹽度5‰以下培育的親魚,在秋后和春季引海水灌入親魚培育池,使池水鹽度逐步提高到15‰以上,這對提高親魚性腺發(fā)育成熟率十分有效。此外,在秋季每半月至20天、春季每周至10天、產前每2天~3天給親魚池注入新鮮水,邊注邊排老水,以促進親魚食欲,減少病害,刺激性腺發(fā)育。

    二、催產 

    梭魚最適催產水溫為16℃~20℃,催產季節(jié)從4月底~6月中旬,一般集中于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。催產季節(jié)早晚與親魚培育好壞有關。親魚成熟度的鑒別:雄魚,手輕擠泄殖孔上部,乳白色精液即流出,在水中即散,此類雄魚不必注射激素,如擠出精液似牙膏狀,遇水不散的則需注射催產藥物;雌魚,腹部飽滿富有彈性,泄殖孔紅潤外翻,用探卵器從泄殖孔取卵粒觀察、鏡檢,卵徑在700微米以上,卵粒飽滿富有彈性,卵半透明,杏黃色,脂肪油滴均勻分散,清晰可見。催產藥物、劑量組合可參照如下(每公斤魚體重用量):單用鯉、鯽魚垂體15毫克~20毫克,單用HCG2000IU~4000IU,單用LRH-A150微克~300微克;或鯉、鯽魚垂體5毫克~10毫克+HCG1000IU~2500IU+LRH-A100微克~150微克,鯉、鯽魚垂體10毫克+ HCG1500IU~2500IU,鯉、鯽魚垂體100毫克+ LRH-A100微克~300微克。一般雌魚分2次注射,間隔24小時,第一次用藥量1/3,第二次用藥量2/3,不產時可補總藥量的1/2~2/3。催產過程中新鮮水的流水刺激對提高催產率有很大影響。

    人工授精是迄今為止惟一的梭魚繁殖方法。如何掌握人工授精的主要關鍵技術有以下幾點:成熟卵保持受精能力的最佳時間在水溫16℃~20℃時;成熟卵的特征為卵球飽滿透明,卵徑1毫米左右,中央有一大油球,球徑0.45毫米~0.5毫米,卵粒大小均勻,光澤圓潤,富有彈性,呈現(xiàn)鮮亮的橘黃色;卵流特點為手輕擠腹部,卵子流暢排出,無血塊、卵塊。授精采用干法、半濕法均可。

    三、受精卵的孵化 

    在鹽度13‰以下時卵呈沉性,15‰以上呈浮性。孵化水溫16℃~20℃,流水、靜水均可,但以流水孵化率較高。胚胎發(fā)育快慢取決于水溫高低。水溫在16℃~20℃時,經46小時~52小時可完成胚胎發(fā)育。

    四、梭魚的苗種培育 

    目前大多采用鯉科魚類的育苗技術,即在池塘中,通過施肥繁殖天然餌料,同時投喂商品餌料進行培育。

    五、魚苗池的準備 

    在魚苗下塘前,魚苗池必須用清塘藥物徹底清塘。清塘后在魚苗下塘前7天~10天注水50厘米~60厘米,并施基肥培養(yǎng)天然餌料。每畝水面施畜禽糞3750公斤~6000公斤,老塘少用,新塘施足。施基肥10天后,池中浮游生物初步繁殖,半個月左右達到高峰。

    六、魚苗下塘 

    梭魚苗出膜后4天~5天開始平游,能主動攝食,就要適時將魚苗放養(yǎng)于育苗池內,每畝放養(yǎng)8萬尾~12萬尾。魚苗下塘時要注意以下幾點:孵化池與魚苗池的水溫差不得超過3℃;魚苗放養(yǎng)時,池水鹽度不能低于7‰;下塘時間應選擇晴朗無風天,以下午3時~4時為宜;魚苗下塘要帶水投放,并應在魚苗下塘前1天~2天進行“試水”,以觀察魚苗活動是否正常。

    七、飼養(yǎng)管理

    應根據(jù)梭魚苗不同時期的食性采取不同的飼養(yǎng)管理措施。早期采用施肥和潑灑豆?jié){相結合的方法。每萬尾魚苗用豆?jié){20公斤~25公斤左右,并根據(jù)水質情況,追肥3次~4次,每畝追肥總量在100公斤~150公斤。如池中餌料生物不夠豐富時,可在育苗前10天加投鹵蟲幼體、輪蟲、雞蛋黃等。當魚苗長到1.5厘米~2.0厘米時,轉入動、植物性餌料混合培養(yǎng)階段,投喂豆餅、花生餅糊、豆渣以及玉米面、米糠等。隨著魚苗逐漸長大,育苗池要逐漸增加水量,每次注水15厘米~20厘米,并可逐步向池中灌注新鮮淡水,降低池水鹽度。經25天~30天培育,魚苗長成2.5厘米~3厘米的夏花,即可完全適應在淡水中生活。夏花魚種要及時拉網(wǎng)鍛練,分塘稀養(yǎng),可轉入魚苗培育池。魚種可實行專池培養(yǎng),也可與鯉科魚類或對蝦混養(yǎng)。專池培養(yǎng)每畝放養(yǎng)夏花7000尾~10000尾,以施肥和投商品餌料相結合,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重的3%~5%。商品餌料可用豆餅、花生餅、玉米面、地瓜面、麩康或人工配合餌料,當年可育成12厘米規(guī)格的魚種。

 
分享:
關鍵詞: 梭魚 繁殖
[ 網(wǎng)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218 second(s), 14 queries, Memory 0.88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