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名優(yōu)茶生產(chǎn)歷史悠久,花色品種繁多,享譽國內(nèi)外。
1.鮮葉采摘與攤放的基本要求
(1) 采摘標(biāo)準(zhǔn)!〔烧拈L度大葉種一般以3~4厘米、小葉種以2~2.5厘米為好,要求大小均勻一致,不采病蟲芽葉與紫色芽葉。
(2)鮮葉攤放。 鮮葉在采摘與運輸過程中不能受到悶壓,以防鮮葉受損后紅變或悶熟。鮮葉進廠后應(yīng)及時攤放,厚度不超過5厘米。一般攤放時間為3~6小時,當(dāng)失重率達10%~15%、攤放葉含水量在70%左右、鮮葉開始透發(fā)清香時,即行于付制。
2.扁形名優(yōu)芥加工工藝
以龍井茶為例,介紹扁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炒工藝技術(shù)。手工炒制龍井茶(中、高級)一般分青鍋和煇鍋兩個步驟,由抖、搭、捺、拓(抹)、甩、扣、挺、抓、壓、磨等十大手法組成,交替使用,靈活掌握,做到“手不離茶,茶不離鍋”。
(1)青鍋。 高級龍井青鍋,每鍋投葉量為100~150克,鍋溫180~200℃,分3個階段共炒12~13分鐘。第l階段抖炒3~4分鐘,第2階段抖、抹炒2~3分鐘,第3階段搭、抹結(jié)合,炒到茶葉舒展扁平、含水量為20%~25%時起鍋。中級龍井青鍋,每鍋投葉量300克,炒15~20分鐘。炒法與高級龍井基本相同,但由于鮮葉稍大,力量要稍大些還要用抓的手勢使茶條收緊、壓扁、理直,至含水量為35%左右時起鍋。 青鍋葉攤放回潮40~60分鐘后,用3孔、5孔篩將青鍋葉分成3檔(頭子、中篩、篩底)分別煇鍋。
(2)煇鍋。 高級龍井投葉量為250~300克,中級龍井投個量400~500克。鍋溫60~80℃,待炒到茶葉受熱回潮、吐露茸毛時,再把溫度提高到80~90℃;當(dāng)茸毛開始脫落、茶 葉收緊較扁平時,再把溫度降低到50~60℃鍋。煇鍋時間,高級龍井每鍋15~20分鐘,中級龍井每鍋25~30分鐘。
3.條形名優(yōu)茶加工工藝
以開化龍頂為例,介紹條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工加工技術(shù)。
(1)殺青!≡谄藉亙(nèi)手工操作,鍋溫200~220℃,每鍋投葉200~250克,投葉后葉溫要迅速達到80℃。殺青以抖炒為主,操作要求輕、快、凈、散,即:手勢輕,動作快,撈得 凈,抖得散。鍋溫先高后低,以炒到葉色轉(zhuǎn)為暗綠,葉質(zhì)柔軟, 略卷成條,折梗不斷,青氣散失,減重約為25%~30%為適度,可起鍋。殺青葉要求不焦邊、無爆點,出鍋葉立即簸揚和 攤晾散熱。
(2)揉捻。 殺青葉經(jīng)攤晾后進行揉捻。揉捻在竹匾中進行,采用雙手單把或雙手雙把推揉法。用力要掌握“輕—重 —輕”的原則。先輕揉0.5分鐘后抖散團塊,再重揉0.5分鐘抖散,最后輕揉O.5分鐘,全程需時約l~2分鐘,以基本成條,稍有茶汁溢出為適度。一般每2鍋殺青葉并作1次揉捻。
(3)初烘!∪嗄砗罅⒓瓷虾,2~3鍋殺青葉并作l籠,上烘時籠頂溫度應(yīng)在90~110℃之間,攤?cè)~厚度在l厘米左右,以優(yōu)質(zhì)木炭為燃料,旺火烘焙,做到快烘、薄攤、勤翻、輕翻。 烘至茶葉稍有觸手感即出籠攤晾。需時20分鐘左右。
(4)整形提毫!≌翁岷潦菦Q定開化龍頂茶色、香、味、形的關(guān)鍵工序,技術(shù)難度較大,須由熟練技師操作。該工序在平鍋中進行,投葉時鍋溫稍高些,控制在100℃,理條造形時 鍋溫低些,70℃左右即可。投葉量視操作人員手掌大小而定,手大則多,手小則少,以方便炒制整形為標(biāo)準(zhǔn)。手勢分“滾 邊抖炒”、“抓捏滾拉”、“滾邊團搓”,這3種手勢要靈活運用,交替進行。茶葉下鍋后,先“滾邊抖炒”數(shù)次,待茶葉受熱回軟后,再用“抓捏滾拉”為主要手法,進行理條整形,茶葉從鍋心抓拉向鍋沿,邊抓邊捏,并在手中徐徐滾動,使部分茶葉從手虎口吐出,再從鍋心抓回,如此反復(fù)進行。炒至有粘結(jié)感時,用“滾邊抖炒”手法迅速將茶葉抖散,再以“抓捏滾拉”手法將茶葉理順、理直,多次反復(fù)交替進行。當(dāng)炒至稍有觸手感時,則以“滾邊團搓”手法為主,結(jié)合“滾邊抖炒”、手法;將茶葉炒到基本定形,銀毫顯露。(鍋邊開始出現(xiàn) 小茸球),有明顯觸手感,約8成干時即可起鍋攤晾上烘。
(5)低溫焙干!『婊\溫度(一般測量烘籠頂端)為60~80℃,兩鍋整形提毫葉并作l籠,均勻薄攤于烘籠上,文火慢焙,焙干溫度掌握“高-低-高”的原則。適時翻動,盡量少翻、輕翻,以免茶葉斷碎影響品質(zhì)。烘至捻茶呈末,茶香撲鼻,含水量為5%~6%時出籠。
(6)揀剔割末!S片、雜質(zhì),割去茶末后,即可包裝待售或貯藏。
4.針形名優(yōu)茶加工工藝
以南京雨花茶為例,介紹針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工加工技術(shù)。
(1)殺青!⑶嘣谄藉佒胁僮鳌e仠120~140℃,鮮葉含水量高,殺青溫度相對高些;鮮葉含水量低,殺青溫度相對低些。投葉量為400~500克。投葉前用制茶專用油潤滑鍋子,但不宜太多,否則會影響干茶色澤。鮮葉下鍋后,雙手迅速均勻翻炒。為使葉溫迅速達到80℃,在抖炒殺青的同時,也可適當(dāng)悶殺,但時間要短。殺青葉起鍋前,雙手合攏輕搓幾下,使葉子初步卷起,為揉捻打下基礎(chǔ)。殺青時間一般為5~7分鐘。
(2)揉捻!∧暇┯昊ú璧娜嗄怼悴捎脺厝(即殺青葉沒有完全冷卻時開始揉捻)。揉捻手法采用雙手推揉法,即雙手握住茶葉在竹匾上來回推滾。動作要先輕后重,先慢后快,用力應(yīng)掌握來輕去重。每揉2~3分鐘,解塊散熱1次。揉捻全程時間為8~10分鐘,中間解塊2~3次。揉捻時切忌在竹匾上拖帶硬擦,以免揉碎葉子。
(3)搓條與干燥!〈陾l在平鍋中進行,是形成南京雨花茶獨特外形的關(guān)鍵工序。鍋溫85~90℃,投葉量350克左右,鍋面先擦少許制茶專用油,投葉后邊翻炒抖散,邊將茶條理順,并置于手中輕輕搓條。等到葉子不太粘手時,將鍋溫按80℃--70℃--60℃--50℃依次降低,手勢逐漸加重,邊搓邊理條。當(dāng)葉子達到6~7成干時,轉(zhuǎn)入抓條為主,抓、搓、理相結(jié)合的手法,約經(jīng)5~8分鐘,再進行拉條。拉條手法是將茶葉從鍋心至鍋沿抓起收緊,部分從虎口溢出,如此反復(fù)進行。當(dāng)茶葉達到9成干時,即可起鍋攤晾。攤晾后的茶葉經(jīng)包裝(臨時性包裝)后放入石灰缸內(nèi)待精制。毛茶用圓篩、抖篩分清長短、粗細,去片割末后分級。分級后的茶葉分別用烘籠足干。烘籠溫度約50℃左右,文火慢焙,至含水量為5%~6%時出籠,即為成品茶。成品茶應(yīng)立即放入石灰缸內(nèi)密封貯藏,以利保鮮。
5.卷曲形名優(yōu)茶加工工藝 以碧螺春為例,介紹卷曲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工加工技術(shù)。
(1)殺青。 采用直徑60厘米的平鍋,燃料為松枝、草柴,也可采用電炒鍋,當(dāng)鍋溫達到180~200℃時,向平鍋中投500克鮮葉,用雙手迅速翻炒,先抖后悶,少悶多抖,做到撈凈、抖散、殺勻、殺透,無紅梗、紅葉,無焦邊、爆點。殺青時間為3~4分鐘,然后降低鍋溫轉(zhuǎn)入下道工序。
(2)揉捻。 當(dāng)鍋溫降到80℃左右時,用雙手?jǐn)n住殺青葉,沿鍋壁順一個方向進行推手揉捻,使茶葉在手掌和鍋壁間進行“公轉(zhuǎn)”與“自轉(zhuǎn)”。開始時,揉3~4轉(zhuǎn)抖散1次,以后逐步增加揉轉(zhuǎn)次數(shù),減少抖散次數(shù)。揉時手握茶葉要松緊適度,按照輕一重一輕的順序操作。當(dāng)茶葉達到7成干、條索基本緊結(jié)時結(jié)束揉捻。揉捻總時間約10~12分鐘。
(3)搓團!〈陥F是茸毛顯露與條索緊細卷曲的關(guān)鍵工序。當(dāng)鍋溫降至60~70℃時,將熱坯用雙手控制在掌心搓轉(zhuǎn)成團,方向一致,每個茶團不必馬上解散,可在鍋內(nèi)放置片刻再解散。搓團要掌握用力均勻,按照輕一重一輕的順序操作。搓至條索卷曲、茸毛顯露、茶坯達8成干時即可。搓團用時約12~15分鐘。
(4)干燥。 干燥溫度從60℃慢慢降低到50℃。將搓團后的茶葉用手輕輕翻動或輕輕轉(zhuǎn)團,手勢一定要輕,這是技術(shù)關(guān)鍵,到有輕微觸手感,茶葉達9成干時起鍋;再將茶葉薄攤在桑皮紙上,連紙放在鍋中,利用鍋溫余熱焙至足干,時間約6~8分鐘,茶葉含水量在6%左右。
1.鮮葉采摘與攤放的基本要求
(1) 采摘標(biāo)準(zhǔn)!〔烧拈L度大葉種一般以3~4厘米、小葉種以2~2.5厘米為好,要求大小均勻一致,不采病蟲芽葉與紫色芽葉。
(2)鮮葉攤放。 鮮葉在采摘與運輸過程中不能受到悶壓,以防鮮葉受損后紅變或悶熟。鮮葉進廠后應(yīng)及時攤放,厚度不超過5厘米。一般攤放時間為3~6小時,當(dāng)失重率達10%~15%、攤放葉含水量在70%左右、鮮葉開始透發(fā)清香時,即行于付制。
2.扁形名優(yōu)芥加工工藝
以龍井茶為例,介紹扁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炒工藝技術(shù)。手工炒制龍井茶(中、高級)一般分青鍋和煇鍋兩個步驟,由抖、搭、捺、拓(抹)、甩、扣、挺、抓、壓、磨等十大手法組成,交替使用,靈活掌握,做到“手不離茶,茶不離鍋”。
(1)青鍋。 高級龍井青鍋,每鍋投葉量為100~150克,鍋溫180~200℃,分3個階段共炒12~13分鐘。第l階段抖炒3~4分鐘,第2階段抖、抹炒2~3分鐘,第3階段搭、抹結(jié)合,炒到茶葉舒展扁平、含水量為20%~25%時起鍋。中級龍井青鍋,每鍋投葉量300克,炒15~20分鐘。炒法與高級龍井基本相同,但由于鮮葉稍大,力量要稍大些還要用抓的手勢使茶條收緊、壓扁、理直,至含水量為35%左右時起鍋。 青鍋葉攤放回潮40~60分鐘后,用3孔、5孔篩將青鍋葉分成3檔(頭子、中篩、篩底)分別煇鍋。
(2)煇鍋。 高級龍井投葉量為250~300克,中級龍井投個量400~500克。鍋溫60~80℃,待炒到茶葉受熱回潮、吐露茸毛時,再把溫度提高到80~90℃;當(dāng)茸毛開始脫落、茶 葉收緊較扁平時,再把溫度降低到50~60℃鍋。煇鍋時間,高級龍井每鍋15~20分鐘,中級龍井每鍋25~30分鐘。
3.條形名優(yōu)茶加工工藝
以開化龍頂為例,介紹條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工加工技術(shù)。
(1)殺青!≡谄藉亙(nèi)手工操作,鍋溫200~220℃,每鍋投葉200~250克,投葉后葉溫要迅速達到80℃。殺青以抖炒為主,操作要求輕、快、凈、散,即:手勢輕,動作快,撈得 凈,抖得散。鍋溫先高后低,以炒到葉色轉(zhuǎn)為暗綠,葉質(zhì)柔軟, 略卷成條,折梗不斷,青氣散失,減重約為25%~30%為適度,可起鍋。殺青葉要求不焦邊、無爆點,出鍋葉立即簸揚和 攤晾散熱。
(2)揉捻。 殺青葉經(jīng)攤晾后進行揉捻。揉捻在竹匾中進行,采用雙手單把或雙手雙把推揉法。用力要掌握“輕—重 —輕”的原則。先輕揉0.5分鐘后抖散團塊,再重揉0.5分鐘抖散,最后輕揉O.5分鐘,全程需時約l~2分鐘,以基本成條,稍有茶汁溢出為適度。一般每2鍋殺青葉并作1次揉捻。
(3)初烘!∪嗄砗罅⒓瓷虾,2~3鍋殺青葉并作l籠,上烘時籠頂溫度應(yīng)在90~110℃之間,攤?cè)~厚度在l厘米左右,以優(yōu)質(zhì)木炭為燃料,旺火烘焙,做到快烘、薄攤、勤翻、輕翻。 烘至茶葉稍有觸手感即出籠攤晾。需時20分鐘左右。
(4)整形提毫!≌翁岷潦菦Q定開化龍頂茶色、香、味、形的關(guān)鍵工序,技術(shù)難度較大,須由熟練技師操作。該工序在平鍋中進行,投葉時鍋溫稍高些,控制在100℃,理條造形時 鍋溫低些,70℃左右即可。投葉量視操作人員手掌大小而定,手大則多,手小則少,以方便炒制整形為標(biāo)準(zhǔn)。手勢分“滾 邊抖炒”、“抓捏滾拉”、“滾邊團搓”,這3種手勢要靈活運用,交替進行。茶葉下鍋后,先“滾邊抖炒”數(shù)次,待茶葉受熱回軟后,再用“抓捏滾拉”為主要手法,進行理條整形,茶葉從鍋心抓拉向鍋沿,邊抓邊捏,并在手中徐徐滾動,使部分茶葉從手虎口吐出,再從鍋心抓回,如此反復(fù)進行。炒至有粘結(jié)感時,用“滾邊抖炒”手法迅速將茶葉抖散,再以“抓捏滾拉”手法將茶葉理順、理直,多次反復(fù)交替進行。當(dāng)炒至稍有觸手感時,則以“滾邊團搓”手法為主,結(jié)合“滾邊抖炒”、手法;將茶葉炒到基本定形,銀毫顯露。(鍋邊開始出現(xiàn) 小茸球),有明顯觸手感,約8成干時即可起鍋攤晾上烘。
(5)低溫焙干!『婊\溫度(一般測量烘籠頂端)為60~80℃,兩鍋整形提毫葉并作l籠,均勻薄攤于烘籠上,文火慢焙,焙干溫度掌握“高-低-高”的原則。適時翻動,盡量少翻、輕翻,以免茶葉斷碎影響品質(zhì)。烘至捻茶呈末,茶香撲鼻,含水量為5%~6%時出籠。
(6)揀剔割末!S片、雜質(zhì),割去茶末后,即可包裝待售或貯藏。
4.針形名優(yōu)茶加工工藝
以南京雨花茶為例,介紹針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工加工技術(shù)。
(1)殺青!⑶嘣谄藉佒胁僮鳌e仠120~140℃,鮮葉含水量高,殺青溫度相對高些;鮮葉含水量低,殺青溫度相對低些。投葉量為400~500克。投葉前用制茶專用油潤滑鍋子,但不宜太多,否則會影響干茶色澤。鮮葉下鍋后,雙手迅速均勻翻炒。為使葉溫迅速達到80℃,在抖炒殺青的同時,也可適當(dāng)悶殺,但時間要短。殺青葉起鍋前,雙手合攏輕搓幾下,使葉子初步卷起,為揉捻打下基礎(chǔ)。殺青時間一般為5~7分鐘。
(2)揉捻!∧暇┯昊ú璧娜嗄怼悴捎脺厝(即殺青葉沒有完全冷卻時開始揉捻)。揉捻手法采用雙手推揉法,即雙手握住茶葉在竹匾上來回推滾。動作要先輕后重,先慢后快,用力應(yīng)掌握來輕去重。每揉2~3分鐘,解塊散熱1次。揉捻全程時間為8~10分鐘,中間解塊2~3次。揉捻時切忌在竹匾上拖帶硬擦,以免揉碎葉子。
(3)搓條與干燥!〈陾l在平鍋中進行,是形成南京雨花茶獨特外形的關(guān)鍵工序。鍋溫85~90℃,投葉量350克左右,鍋面先擦少許制茶專用油,投葉后邊翻炒抖散,邊將茶條理順,并置于手中輕輕搓條。等到葉子不太粘手時,將鍋溫按80℃--70℃--60℃--50℃依次降低,手勢逐漸加重,邊搓邊理條。當(dāng)葉子達到6~7成干時,轉(zhuǎn)入抓條為主,抓、搓、理相結(jié)合的手法,約經(jīng)5~8分鐘,再進行拉條。拉條手法是將茶葉從鍋心至鍋沿抓起收緊,部分從虎口溢出,如此反復(fù)進行。當(dāng)茶葉達到9成干時,即可起鍋攤晾。攤晾后的茶葉經(jīng)包裝(臨時性包裝)后放入石灰缸內(nèi)待精制。毛茶用圓篩、抖篩分清長短、粗細,去片割末后分級。分級后的茶葉分別用烘籠足干。烘籠溫度約50℃左右,文火慢焙,至含水量為5%~6%時出籠,即為成品茶。成品茶應(yīng)立即放入石灰缸內(nèi)密封貯藏,以利保鮮。
5.卷曲形名優(yōu)茶加工工藝 以碧螺春為例,介紹卷曲形名優(yōu)茶的傳統(tǒng)手工加工技術(shù)。
(1)殺青。 采用直徑60厘米的平鍋,燃料為松枝、草柴,也可采用電炒鍋,當(dāng)鍋溫達到180~200℃時,向平鍋中投500克鮮葉,用雙手迅速翻炒,先抖后悶,少悶多抖,做到撈凈、抖散、殺勻、殺透,無紅梗、紅葉,無焦邊、爆點。殺青時間為3~4分鐘,然后降低鍋溫轉(zhuǎn)入下道工序。
(2)揉捻。 當(dāng)鍋溫降到80℃左右時,用雙手?jǐn)n住殺青葉,沿鍋壁順一個方向進行推手揉捻,使茶葉在手掌和鍋壁間進行“公轉(zhuǎn)”與“自轉(zhuǎn)”。開始時,揉3~4轉(zhuǎn)抖散1次,以后逐步增加揉轉(zhuǎn)次數(shù),減少抖散次數(shù)。揉時手握茶葉要松緊適度,按照輕一重一輕的順序操作。當(dāng)茶葉達到7成干、條索基本緊結(jié)時結(jié)束揉捻。揉捻總時間約10~12分鐘。
(3)搓團!〈陥F是茸毛顯露與條索緊細卷曲的關(guān)鍵工序。當(dāng)鍋溫降至60~70℃時,將熱坯用雙手控制在掌心搓轉(zhuǎn)成團,方向一致,每個茶團不必馬上解散,可在鍋內(nèi)放置片刻再解散。搓團要掌握用力均勻,按照輕一重一輕的順序操作。搓至條索卷曲、茸毛顯露、茶坯達8成干時即可。搓團用時約12~15分鐘。
(4)干燥。 干燥溫度從60℃慢慢降低到50℃。將搓團后的茶葉用手輕輕翻動或輕輕轉(zhuǎn)團,手勢一定要輕,這是技術(shù)關(guān)鍵,到有輕微觸手感,茶葉達9成干時起鍋;再將茶葉薄攤在桑皮紙上,連紙放在鍋中,利用鍋溫余熱焙至足干,時間約6~8分鐘,茶葉含水量在6%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