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料別名:肉碎補、石巖姜、猴姜、毛姜、申姜、爬巖姜、巖連姜、猢猻姜、過山龍、石良姜、石毛姜
原料分類:藥食兩用食物
食用提示:內(nèi)服:煎湯,10至2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
推薦菜品:續(xù)斷烏蛇酒
骨碎補詳細介紹
原料介紹
骨碎補為槲蕨科植物桷蕨、秦嶺槲蕨、光葉槲蕨及崖姜蕨的根莖。槲蕨為多年生草本,附生于海拔200至1800米的林中巖石或樹干上,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;秦嶺槲蕨附生于海拔900至2800米的林緣石上或山谷巖石間。分布于西南及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甘肅、青海;光葉槲蕨附生于海拔500至2400米的林中檉或巖石上。分布于西南及廣西;崖姜蕨際生于海拔1000至1900米的林中樹干或巖石上。分布于華南、西南及福建、臺灣等地。
全年均可采挖,除去泥沙,干燥,或再燎去毛狀鱗片。
1. 槲蕨根莖呈不規(guī)則的腹背扁平的條狀、塊狀或片狀,多彎曲,表面密被棕色或紅棕色細小鱗片。鱗片脫落處顯棕色。上面有葉柄痕,下面有縱脊紋及細根痕。質(zhì)堅硬,斷面紅棕色,有白色分體中柱,排成長扁圓形。氣香,味微甜、澀。
2. 秦嶺槲蕨根莖呈不規(guī)則圓柱長條形,鱗片條狀披針形,鱗片脫落片顯灰褐色,斷面棕黃色或灰白色,點狀分體中柱排成橢圓形。氣香,味澀。
3. 光葉槲蕨菜根莖呈扁圓形,圓形鱗片紅棕色,革質(zhì),三角形,覆瓦狀排列。質(zhì)脆,斷面分體中柱排成橢圓形,氣香,味咸,澀。
4. 崖壁姜蕨根莖呈圓柱形,表面密被條狀披釷形而松軟的鱗片,鱗片脫落處顯紫褐色,有大小不等的縱向溝脊及細小紋理。斷面褐色,點狀分體中柱排成類圓形。氣極微,味澀。
均以條粗大,棕色者為佳。
營養(yǎng)分析
1.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、維生素A、B1、B2、C和鈣、鐵等眼睛保健的必需營養(yǎng),故擅長明目,所以俗稱“明眼子”。歷代醫(yī)家治療肝血不足、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癥,常常使用枸杞子,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,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藥物。民間也習用枸杞子治療慢性眼病,枸杞蒸蛋就是簡便有效的食療方。
2. 枸杞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,可以補氣強精、滋補肝腎、抗衰老、止消渴、暖身體、抗腫瘤的功效。
3. 枸杞具有降低血壓,血脂和血糖的作用,能防止動脈結業(yè)證樣硬化,保護肝臟,抑制脂肪肝,促進肝細胞再生。
相關人群
陰虛內(nèi)熱者禁服。
食物相克
1. 骨碎補忌羊肉、羊血、蕓苔菜。
2. 不宜與風燥藥同用。
相關人群
制作指導
1. 腎虛腰痛,足膝痿弱者,可與杜仲、附子、山茱萸等到配伍,以溫腎強腰壯骨。
2. 常用于跌打筋傷骨折,瘀腫疼痛。內(nèi)服、外用均可。內(nèi)服可單味浸酒,或與自然銅、沒藥等配用。
3. 單用本品外搽可治斑禿及頑固性皮炎。
食療作用
骨碎補味苦、性溫,歸腎、肝經(jīng);
氣香降散,補而兼行;具有補腎強腰,活血止痛,續(xù)筋接骨的功效;
主治腎虛腰痛,足膝痿弱,風濕痹痛,耳鳴耳聾,牙痛,久泄,遺尿,筋傷骨折,斑禿。
其他相關
本品具有補腎強骨之功,善療折傷、補骨碎,故名骨碎補!毒V目》:“藏器曰:骨碎補,本名猴姜。開元皇帝以其主傷折、補骨碎,故名命此名。或作骨碎布,訛矣。江西人呼為胡孫姜,象形也。”張山雷云:“此藥之根似于姜,且生葺葺之毛,故有毛姜之名。一名猴姜,或謂即以有毛,其形似猴得名……又名申姜,則以申年之即猴兒年耳。”
原料分類:藥食兩用食物
食用提示:內(nèi)服:煎湯,10至2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
推薦菜品:續(xù)斷烏蛇酒
骨碎補詳細介紹
原料介紹
骨碎補為槲蕨科植物桷蕨、秦嶺槲蕨、光葉槲蕨及崖姜蕨的根莖。槲蕨為多年生草本,附生于海拔200至1800米的林中巖石或樹干上,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;秦嶺槲蕨附生于海拔900至2800米的林緣石上或山谷巖石間。分布于西南及山西、陜西、寧夏、甘肅、青海;光葉槲蕨附生于海拔500至2400米的林中檉或巖石上。分布于西南及廣西;崖姜蕨際生于海拔1000至1900米的林中樹干或巖石上。分布于華南、西南及福建、臺灣等地。
全年均可采挖,除去泥沙,干燥,或再燎去毛狀鱗片。
1. 槲蕨根莖呈不規(guī)則的腹背扁平的條狀、塊狀或片狀,多彎曲,表面密被棕色或紅棕色細小鱗片。鱗片脫落處顯棕色。上面有葉柄痕,下面有縱脊紋及細根痕。質(zhì)堅硬,斷面紅棕色,有白色分體中柱,排成長扁圓形。氣香,味微甜、澀。
2. 秦嶺槲蕨根莖呈不規(guī)則圓柱長條形,鱗片條狀披針形,鱗片脫落片顯灰褐色,斷面棕黃色或灰白色,點狀分體中柱排成橢圓形。氣香,味澀。
3. 光葉槲蕨菜根莖呈扁圓形,圓形鱗片紅棕色,革質(zhì),三角形,覆瓦狀排列。質(zhì)脆,斷面分體中柱排成橢圓形,氣香,味咸,澀。
4. 崖壁姜蕨根莖呈圓柱形,表面密被條狀披釷形而松軟的鱗片,鱗片脫落處顯紫褐色,有大小不等的縱向溝脊及細小紋理。斷面褐色,點狀分體中柱排成類圓形。氣極微,味澀。
均以條粗大,棕色者為佳。
營養(yǎng)分析
1.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、維生素A、B1、B2、C和鈣、鐵等眼睛保健的必需營養(yǎng),故擅長明目,所以俗稱“明眼子”。歷代醫(yī)家治療肝血不足、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癥,常常使用枸杞子,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,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藥物。民間也習用枸杞子治療慢性眼病,枸杞蒸蛋就是簡便有效的食療方。
2. 枸杞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,可以補氣強精、滋補肝腎、抗衰老、止消渴、暖身體、抗腫瘤的功效。
3. 枸杞具有降低血壓,血脂和血糖的作用,能防止動脈結業(yè)證樣硬化,保護肝臟,抑制脂肪肝,促進肝細胞再生。
相關人群
陰虛內(nèi)熱者禁服。
食物相克
1. 骨碎補忌羊肉、羊血、蕓苔菜。
2. 不宜與風燥藥同用。
相關人群
制作指導
1. 腎虛腰痛,足膝痿弱者,可與杜仲、附子、山茱萸等到配伍,以溫腎強腰壯骨。
2. 常用于跌打筋傷骨折,瘀腫疼痛。內(nèi)服、外用均可。內(nèi)服可單味浸酒,或與自然銅、沒藥等配用。
3. 單用本品外搽可治斑禿及頑固性皮炎。
食療作用
骨碎補味苦、性溫,歸腎、肝經(jīng);
氣香降散,補而兼行;具有補腎強腰,活血止痛,續(xù)筋接骨的功效;
主治腎虛腰痛,足膝痿弱,風濕痹痛,耳鳴耳聾,牙痛,久泄,遺尿,筋傷骨折,斑禿。
其他相關
本品具有補腎強骨之功,善療折傷、補骨碎,故名骨碎補!毒V目》:“藏器曰:骨碎補,本名猴姜。開元皇帝以其主傷折、補骨碎,故名命此名。或作骨碎布,訛矣。江西人呼為胡孫姜,象形也。”張山雷云:“此藥之根似于姜,且生葺葺之毛,故有毛姜之名。一名猴姜,或謂即以有毛,其形似猴得名……又名申姜,則以申年之即猴兒年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