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,首選VIP會員| 設為首頁| 加入桌面| | 手機版| RSS訂閱
食品伙伴網,關注食品安全,探討食品技術
 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食品專題 » 保健食品專題 » 正文

認識再生障礙性貧血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7-06-27  瀏覽次數(shù):374
核心提示:【概述】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(aplastic anemia,AA)是由于生物、化學、物理等因素導致造血組織功能減退或 衰竭 而引起全血細胞減少,臨床表現(xiàn)為貧血、出血、感染等癥狀的一組綜合癥,是造血系統(tǒng)比較常見的疾?T僬嫌屑斃、?災?鄭?斃栽僬掀堆?式?行?加重

【概述】

   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(aplastic anemia,AA)是由于生物、化學、物理等因素導致造血組織功能減退或 衰竭 而引起全血細胞減少,臨床表現(xiàn)為貧血、出血、感染等癥狀的一組綜合癥,是造血系統(tǒng)比較常見的疾病。再障有急性、慢性之分,急性再障貧血呈進行性 加重 ,常伴嚴重感染、內臟出血,而慢性再障貧血、感染、出血等癥狀均相對較輕。雖然各年齡組均可發(fā)病,但以青壯年多見,且男性 多 于女性,北方多于南方。 在中國年發(fā)病率7.4/10萬,在中國及亞洲某些地區(qū)以青少年居多,而歐美各國以老年居多。在中醫(yī)學中,慢性再障屬于“虛勞”、“血虛”、“血證”范疇,急性再障屬于“急勞”、“熱勞”、“血證”等范疇。
 
【病因】
  
    1、化學因素:化學物品以苯及其衍生物、有機磷農藥多見,常見引發(fā)此病的藥和有氯(合)霉素、解熱鎮(zhèn)痛劑及磺胺類藥物、四環(huán)素類、抗腫瘤藥物、抗結核藥(如異煙肼)、 吸蟲藥 、抗甲狀腺藥(如他巴唑、甲基硫脲嘧啶)等。

    2、物理因素:主要是各種電離輻射,如X線、放射性同位素、γ射線等。接受放射線治療或過于頻繁的診斷性照射,患再障的危險度為對照組的10倍。

    3、生物因素:與再障發(fā)病關系密切的是病毒感染。最常見的是肝炎病毒,肝炎引起再障的機理,是由于肝炎病毒對骨髓造血干細胞直接毒害作用的結果;從胚胎發(fā)生學角度看,肝與骨髓均屬于單核-巨噬細胞系統(tǒng),此種抑制因子與肝-骨髓可能有交叉作用。
  
    4、其他因素 長期未經治療的各種貧血、慢性腎功能衰竭、垂體前葉及甲狀腺機能減退癥、免疫因素、遺傳因素均能引起再障,部分陣發(fā)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(PNH)也可轉化為再障,稱“AA-PNH綜合征”。關于發(fā)病機理,至今尚無滿意的解釋,一般形角地歸納為種子(造血干細胞)、土壤(造血微環(huán)境)和蟲子(免疫異常)三者的相互影響。
    發(fā)病機制是錯綜合復雜的,有些患者由于干細胞缺陷,有些患者由于造血微環(huán)境的損傷,有些患者則由于血中有抑制因子或細胞的抑制作用。再障是一組多種病變,它們的性質不同,治療的方法、產生的療效也有差異。


  
【分型】
  
    分為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
 
【臨床表現(xiàn)】
    再障的臨床表現(xiàn)為貧血、出血及感染。我國學者把再障分為急性和慢性。
    1、急性型發(fā)病急,病情重,進展迅速。
    1) 貧血:多呈進行性加重,蒼白、乏力、頭昏、心悸和氣短等癥狀明顯。
    2) 感染:多數(shù)患者有發(fā)熱,體溫在38度以上,個別患者自發(fā)病到死亡均處于難以控制的的高溫之中。以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,其他有消化道、泌尿生殖道及皮膚感染等。感染的菌種以革蘭氏陰性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真菌為主,常合并敗血癥。
    3) 出血:均有程度不同的皮膚粘膜及內臟出血。皮膚出血表現(xiàn)為出血點或大片的瘀斑,口腔粘膜有小血泡;可有鼻衄、齦血、眼結合膜出血等。所有臟器都可有出血,但只有開口于外部的臟器出血才能為臨床所查知。臨床上可見嘔血、便血、尿血,女性有陰道出血,其次為眼底出血和顱內出血,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。出血部位由少增多,有潛表轉為內臟,常預兆會有更嚴重的出血。
    2、慢性型起病和進展較緩慢,病情較急性型輕。
    ⑴、貧血:慢性過程,常見蒼白,乏力、頭昏、心悸、活動后氣短等。經輸血癥狀改善,但維持時間不長。
    ⑵、感染:高熱比急性型少見,感染相對容易控制。
    ⑶、出血:出血傾向較輕,以皮膚出血為主,內臟出血少見。久治無效的晚期病人有發(fā)生腦出血者。此時,病人可出現(xiàn)劇烈的頭痛和嘔吐。  
  
【診斷標準】
    1、國內診斷標準 國內對再障的診斷標準曾有多次討論,1987年第四界再生障礙性貧血學術會議的最后修改意見如下:
    ⑴全血細胞減少,網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。
    ⑵一般無肝脾腫大。
    ⑶骨髓至少1個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(如增生活躍,須有巨核細胞明顯減少),骨髓小粒非造血細胞增多(有條件者做骨髓活檢等檢查,顯示造血組織減少,脂肪組織增加)。
    ⑷能除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其他疾病,(PNA、MDS中的難治性貧血(MDS-RA)、急性造血功能停滯、骨髓纖維化、急性白血病、惡性組織細胞病等。
    ⑸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!
    2、國內急性再障(亦稱SAA-I型)的診斷標準
    ⑴臨床表現(xiàn):發(fā)病急,貧血呈進行性加劇;常伴嚴重感染,內臟出血。
    ⑵血象:除血紅蛋白下降較快外,須具備以下駐項中之兩項:
    ①網織紅細胞小于1%,絕對值小于15×109/L;
    ②白細胞明顯減少、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小于0.5×109/L;
    ③血小板小于20×109/L。
    ⑶骨髓象:
    ①多部位增生減低,三系造血細胞明顯減少,非造血細胞增多。如增生活躍須有淋巴細胞增多;
    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多。
    3、國內慢性再障的診斷標準
    (1)臨床表現(xiàn):發(fā)病緩慢,貧血、感染、出血均較輕。
    (2)血象:血紅蛋白下降速度較慢,網織紅細胞、白細胞、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值常較急性再障為高。
    (3)骨髓象:
    ①3系或2系減少,至少1個部位增生不良,巨核細胞明顯減少;
    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加。
    (4)病程中如病情惡化,臨床、血象及骨髓象與急性再障相同,稱SAA-Ⅱ型。


  
【預后與轉歸】   
  
    慢性再障起病相對緩和,并發(fā)感染出血癥狀不甚嚴重,但治療顯效時間較長,予以補腎活血等中藥和/或雄激素治療,大部分患者可使病情緩解,有效率在80%左右,預后良好,但若誤于施治,可遷延不愈,甚可轉為重型再障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。急性再障是一組發(fā)病急、進展快的骨髓衰竭性疾病,常伴內臟出血、嚴重感染,常危及生命,預后不良;在治療上予以清熱涼血解毒中藥,積極配合西醫(yī)學的成分血輸注、廣譜抗生素、丙種球蛋的、造血刺激因子等支持療法,或可配合免疫抑制劑治療,可挽救相當一部分患者生命。
 
  
【難點與對策】   
  
    難點之一:如何預防再障的發(fā)生

    近年來,隨著工業(yè)的日益發(fā)達,環(huán)境污染的日趨嚴重,再障的發(fā)病呈增加之態(tài)勢,嚴重地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,如何采取積極措施加以預防,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點之一。通過良好的個人衛(wèi)生防護以預防感染病毒,避免某些藥物的濫用,尤其是兒童、老年人更應注意;加強勞動保護,避免直接頻繁接觸有毒物質,改善污染環(huán)境的影響,避免惡劣的居住環(huán)境及暴露在有害的工業(yè)污染環(huán)境之中,減少由此引起的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發(fā)生,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作用。

    難點之二:出血反復發(fā)作的防治

    由于血小板數(shù)長期處于較低水平者,易表現(xiàn)為出血癥狀的反復發(fā)作,某些病人齒鼻反復滲血、女性患者月經過多,重者甚至發(fā)生顱內出血,危及患者生命。在臨床治療方面,實為棘手之點。在飲食起居方面,宜清淡,少食辛辣海鮮類食物,注意休息,情緒愉快,保持大便通暢,在預防出血癥方面有一定作用。對于出血量較多,危及生命時,宜急則治其標,當以西醫(yī)學的槍救方法為主,及時輸注止血藥及濃縮血小板,加強局部止血措施的應用,發(fā)揮止血效果,但在預防出血癥狀反復發(fā)作方面,以中醫(yī)藥辯證內服外敷治療為主以涼血收斂、活血益氣藥味,以生、鮮為佳。如頑固的鼻腔出血,可局部外敷炒炭止血藥物,達內外合用療效相加的效果。

    難點之三:如何提高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療效

    重型再障因其發(fā)病進展快,常伴嚴重感染及內臟出血,西醫(yī)學采用免疫抑制劑、造血刺激因子、免疫球蛋白等方法綜合治療,經濟花費昂貴,給治療帶來極大困難,且免疫抑制存在較大的副作用。重型再障所表現(xiàn)的嚴重貧血,西醫(yī)適時應用造血刺激因子的幫助,對重癥再障患者仍不能恢復其衰竭的骨髓造血功能時,創(chuàng)造條件實行骨髓移植,但由于骨髓來源的限制,經濟花費昂貴,限制了臨床應用,故目前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預后較差,死亡率高。近年來中醫(yī)對普通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有了很大提高,針對其證候表現(xiàn),中醫(yī)分階段施治,早期及時施與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藥物,有助于穩(wěn)定癥狀,肝炎后再障宜加施清肝利濕法,有一定效果;中醫(yī)施補腎健脾、活血化瘀法與上述涼血解毒法交替施治,對病人生血有促進恢復之作用。嚴重感染時可予清熱解毒中藥協(xié)助西醫(yī)降溫抗感染。嚴重貧血者,應用中藥益氣養(yǎng)血,有助改善各組織器官對缺血缺氧的耐受,以幫助患者渡過危險期?傊壳霸谥匦驮僬系闹委熒袩o理想療法的情況下,中西醫(yī)結合的綜合治療可望進一步提高療效。 難點之四:提高再障的緩解率目前常規(guī)的治療,慢性再障貧血的總有效率可達80%-85%,緩解治愈率至今仍只在50%左右,明顯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,使一部分患者難以避免復發(fā),如何進一步提高療效,防止復發(fā),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點之一,應加以重視。堅持治療是進一步提高療效的有效方法之一,要做到此點需要得到患者的理解和積極配合,持之以恒的堅持長期治療,會收到更好的臨床效果。采取綜合性的治療也會提高再障的療效,在常規(guī)治療上要注意防止對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定期復查肝功、腎功。如病情較穩(wěn)定者盡量單用中藥治療。

【康復指導】    

    (一) 生活調理 1、患者應樹立堅持長期治療獲得痊愈的信心,保持心情舒暢,按時服藥。 2、患者居室或病房空氣要新鮮,陽光充足,定時紫外線消毒,重型再障患者有條件可住屋流室或隔離病房。
  
    (二) 飲食調理強調飲食衛(wèi)生至關重要,注意飲食宜清淡,勿辛辣食品,加強飲食營養(yǎng),進食易消化,高蛋白、高維生素、低脂飲食,可適當食用大棗山藥粥,甲魚湯,排骨湯等;有出血傾向者,宜進食無渣半流食。

【經驗與體會】   
   
    1、 慢性再障以“虛勞”、“血虛”概括,從腎之陰陽辨證中醫(yī)學中并無再生障礙性貧血一詞,更無急慢性之分,我們認為慢性再障因勞倦過度、外感邪毒、房室不節(jié)等導致臟腑陰陽受損,遂成虛勞之證。臨床主要表現(xiàn)為面白無華、倦怠乏力、心悸氣短、頭暈耳鳴等一派血虛失榮之象,幫以“虛勞”、“血虛”加以概括診斷;“腎主骨、藏精、生髓”,腎虛則精少髓枯,血不得生,在臨床診治時,依患者偏陰偏陽之象而辨證為腎陰虛型、腎陽虛型、腎陰陽俱虛型。
    2、 從腎論治,兼活血疏肝在臨證時依癥狀、舌脈表現(xiàn)之偏向,辨之陰陽偏盛偏衰,從腎論治,以滋陰濟陽補腎,填精益髓生血,此乃辨證施治之基礎。虛勞血虛腎陽虛衰型,常用太白洋參、太白米、肉桂、枸杞子等;虛勞血虛腎陰虧虛型,常用天蓮草、蝎子七、補骨脂、太白洋參等;虛勞血虛腎陰陽俱虛型,常用太白洋參、掃帚七等。
    3、 結合藥理學研究,辨證加減具有刺激血細胞生長的藥物。根據藥理學實驗研究,顯示下列藥物具有刺激血紅細胞生長之療效:①刺激造血系統(tǒng),增加紅細胞及血細胞及血紅蛋白的藥物:鹿茸(鹿角膠)、紫河車、阿膠、雞血藤、太白洋參、太白花、桃兒七等;②增加網絡紅細胞的藥物;鹿茸(鹿角膠)、雞血藤等;③增加白細胞的藥物;補血草、西洋參、太白米等;④升高血小板的藥物:當歸、白芍、生熟地、山茱萸、紫河車、大黃、三七等。
    4、 結合證型演變,遵循治療規(guī)律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,在病之初,多呈腎陰虛表現(xiàn),均呈骨髓造血功能減退,全身細胞減少而出現(xiàn)的代償性機能亢進的不同程度表現(xiàn)。此階段為一派虛熱之象,易動血而致各種衄血癥狀,治宜滋陰補腎,填精益髓,佐以涼血止血,因虛不受補,故不宜單味進補;病情相對穩(wěn)定后此時陰虛內熱癥狀不明顯,漸致出現(xiàn)陽虛證候,或陰虛、陽虛證候交替服用;我們認為此階段為時不長,病人較快進入進一步穩(wěn)定生血后期屬腎陽虛者,治療上施以溫補腎陽,填精益髓,填精益髓可促進陽生陰長,化生精血,貧血改善,出血消失,血象恢復。我們在慢性再障的治療過程中,摸索出證型演變及治療規(guī)律變化,病程分初、中、后、末,治療用藥為涼、平、溫、熱之規(guī)律。亦即病之初期滋陰補腎,促進發(fā)熱、出血癥狀消失,以穩(wěn)病情;中期滋陰濟陽,緩解癥狀,鞏固病情;后末期溫補腎陽,填精益髓,促進生血,使造血功能恢復。
    5、 急性再障以“急勞髓枯溫熱型”加以診治。外感溫熱邪毒理致病之因,乃標證,急勞髓枯系病本。在治療上,針對上焦外感溫熱之證用康血寧 VIa 號之蒼耳子散以疏散風熱。溫熱邪毒內隱營血,清熱涼血,急勞髓枯之病本選康血寧VIb被腎降火,三方加味施漢以涼血止血,散風清熱、滋陰補腎,組成涼血解毒方,乃扶正祛邪、標本兼治的補腎新法,有不同于傳統(tǒng)的一味溫補腎陽、滋補腎陰之觀念。 盡管貧血血虛等癥狀進行性加重,便不宜補虛治療,用傳統(tǒng)的補腎法治療急性再障,易補陽熱更熾,滋陰血不生,病人多半在短期內死于大出血或感染性敗血癥。涼藥的應用宜早不宜遲,采用涼血解毒新途徑治療使溫熱致病邪毒得以及時清除,出血、發(fā)熱證候得以及時控制,使病情得以及時穩(wěn)定,促進精血化生。
    6、 再障并發(fā)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再障常因血小板減少等原因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并發(fā)癥,如不及時加以控制,易危及患者的生命,我們在臨床上采用自擬止血散施治,由止血草、鹿銜草、頭發(fā)七、蒲黃炭等組成,上藥各等分,共為細末,每次10g,用藕粉糊調成粥狀,口服,且不需禁食,每用于臨床,屢屢顯效。

 

 
[ 網刊訂閱 ]  [ 食品專題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
 

 
推薦圖文
推薦食品專題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216 second(s), 17 queries, Memory 0.95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