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經濟作物 » 正文

土人參無公害栽培技術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0-05-06
核心提示:    土人參別名假人參、東洋參、臺灣野參、土高麗參、人參菜等,因主根粗大如人參故名土人參,為馬齒莧科假人參
    土人參別名假人參、東洋參、臺灣野參、土高麗參、人參菜等,因主根粗大如人參故名土人參,為馬齒莧科假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熱帶美洲,100年前引入臺灣,現(xiàn)臺灣廣為種植。嫩莖葉涼拌、炒食、作湯均可,風味獨特,營養(yǎng)豐富,具有助消化、潤肺生津、補中益氣、滋補強壯的保健功效。近年來土人參已安家落戶重慶,因抗蟲耐病,是一種極好的無公害保健蔬菜。

    一、特征特性  株高30-60厘米,直根系,主根圓柱形、肥大肉質、微彎曲、表皮棕褐色;莖直立,肉質;葉倒卵形或橢圓形,互生,肉質,全緣;ǚ奂t色,圓錐花序;果實圓球形、紅色,種子小、圓形、黑褐色,千粒重0.25~0.3克! 喜溫暖濕潤環(huán)境,耐熱,生長適溫25~30℃,但宿根在0℃也能安全越冬。喜光,但也耐陰。莖葉生長期要求水分充足,否則,葉片小、品質差。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廣,但以有機質豐富、疏松壤土栽培為宜。

    二、無公害栽培技術

    1、立地條件選擇 無公害蔬菜生產,必須選擇大氣、水質、土壤條件均符合無公害蔬菜產地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的區(qū)域進行生產。大氣中的氟化物、飄塵、二氧化硫、乙烯,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、PH值,土壤中的重金屬、放射性物質、農藥殘留、病原菌、寄生蟲等有害物質均不能超過無公害蔬菜生產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。

    2、栽培季節(jié) 土人參在長江流域春、夏、秋季均可播種(也可采用扦插或分株)栽培,但以春季栽培為主。一般1月下旬至9月上旬均可播種育苗,苗齡30~40天,3月至翌年11月陸續(xù)采收上市。

    3、播種育苗 苗床選擇疏松肥沃,排灌方便的壤土。播種前深翻炕土10~15天,每畝施入腐熟人畜糞水1000~1500公斤作基肥,整細耙平。畝用種量10克,苗床約15平方米。播種要求均勻,適當稀播。播后覆蓋0.5厘米厚的“石谷子”或細土,澆足底水,春季覆蓋薄膜,夏秋季覆蓋稻草或遮陽網(wǎng),約10~12天后出苗。出苗后要及時揭除覆蓋物,適時間苗防止徒長,培育壯苗。當幼苗具有3~4片真葉時即可定植。

    4、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7~10天,每畝施入TBS蔬菜專用肥50公斤,腐熟人畜糞水1000公斤作基肥,穴施,并與土壤充分拌勻。一般1.5米開廂,種5行,株距25~30厘米,每畝定植7000~8000株。定植后施足定根清糞水,以利成活。

    5、田間管理 

    ① 追肥 定植后至第1次采收前,要追施稀薄人畜糞水1~2次,每667平方米施1500公斤左右,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,每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畜糞水2000~2500公斤。如實行多年生栽培,在地上部莖葉完全干枯后,于凍前割去莖桿,地表面鋪一層腐熟的有機肥1500~2000公斤,以利于防寒越冬和早春萌芽。

    ② 澆水 一般是每采收1次結合追肥澆1次透水。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,以利莖葉迅速生長和保持產品鮮嫩。土人參不耐澇,多雨季節(jié)應注意排水。

    ③ 淺耕除草 田間雜草要及時除掉,如土壤不板結,用手將雜草拔除即可;如土壤板結則行淺耕。淺耕深度以3~4厘米為宜。實行多年生栽培可于冬前進行培土或覆蓋,以利于越冬和早春萌芽,并提早上市。

    6、病蟲害防治 土人參生長勢強,抗蟲耐病,一般不施用農藥,亦能獲得高產,達到無公害生產。

    7、采收 定植后20~30天,株高約15厘米具5~6葉時即可采收,以后每隔10~15天采收1次,采收標準以莖梢脆嫩為度,一般用手可折斷為佳。梢長8~10厘米,扎成小捆上市。采收時注意留茬4~6厘米(留下基部2~3葉),利于新梢抽生。采收能抑制開花,采收不及時,開花早,影響產量及品質,因此,及時采收是高產優(yōu)質的保證。一般每667平方米產2500~3000公斤。
編輯:limei1314

 
分享:
[ 網(wǎng)刊訂閱 ]  [ 生產技術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456 second(s), 16 queries, Memory 0.88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