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品伙伴網(wǎng)服務號

小麥苗期不能忽視病蟲害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14-05-26
核心提示:一般情況下小麥播種后15天左右,麥苗就基本長齊了,那么在以后的時間里,如何對麥苗進行管護則極為關鍵,筆者推薦幾種防治小麥苗期病蟲害的方法。

一般情況下小麥播種后15天左右,麥苗就基本長齊了,那么在以后的時間里,如何對麥苗進行管護則極為關鍵,筆者推薦幾種防治小麥苗期病蟲害的方法。
   
  小麥銹病 小麥出苗后15~20天,選擇具有發(fā)病條件的麥田進行調(diào)查,當病葉率達到10%,且秋季氣溫偏高,雨水偏多時,立即噴灑禾果利或三唑酮進行防治,即每畝用12.5%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5~20克或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5克對水50公斤進行噴霧,發(fā)現(xiàn)一株防一片,發(fā)現(xiàn)一片防一塊。
   
  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從小麥苗期至抽穗期均能發(fā)生。苗期的癥狀主要表現(xiàn)在地下部分,出苗后危害小麥的地下莖,出現(xiàn)褐色病斑或橢圓形病斑,并向上發(fā)展,每畝用20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5克或20%井岡霉素40克對水50公斤順壟噴施即可。
   
  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病原菌在小麥苗期即能浸染,出苗后20~30天是浸染高峰期。對于過去發(fā)生過小麥全蝕病的地塊,每畝用12.5%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5~20克或20%粉銹寧乳油120~200毫升對水40~50公斤,順壟噴灑幼苗,能顯著降低小麥穗期的發(fā)病率。
   
  麥蚜 麥蚜除能直接危害造成小麥減產(chǎn)外,還能傳播小麥黃矮病等。當蚜株率超過5%,百株蚜量10頭左右時,應進行藥劑防治。每畝用蚜虱凈25毫升或大功臣20克或吡蟲啉20克對水40~50公斤,順壟噴霧即可,并能兼治小麥紅蜘蛛。
   
  地下害蟲 苗期危害小麥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、蠐螬、金針蟲3種。據(jù)觀察,螻蛄危害時,將麥苗嫩莖咬成亂麻狀,斷口不整齊;蠐螬危害時,將麥苗根莖處咬斷,斷口整齊;金針蟲則鉆食麥莖嫩心,被害部呈亂麻狀,但外皮仍連在一起。仔細觀察麥苗的這些被害狀,就可以確定麥田出現(xiàn)的是哪種地下害蟲。小麥出苗后30天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調(diào)查,當死苗率達3%時,立即進行施藥防治。穿施敵百蟲毒餅:每畝用90%晶體敵百蟲75克,先用溫水將其化開,再加水至1.5公斤配成藥液,噴拌在10公斤已粉碎炒香的芝麻餅或菜子餅上,悶4~6小時,即成毒餅。用耬將毒餌穿施于麥田。此法滅蟲保苗效果可達95%。

蝗蟲和蟋蟀 近年來,這兩類害蟲發(fā)生量很大,常危害早播麥苗,可每畝用90%晶體敵百蟲75克,先用熱水化開再加水至1.5公斤,噴拌已粉碎炒香的麥麩5~7公斤,配成毒餌,順壟撒施誘殺,效果很好。

編輯:foodqa

 
分享:
關鍵詞: 小麥 苗期 忽視 病蟲害
[ 網(wǎng)刊訂閱 ]  [ 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 [ 返回頂部 ]
 

 
 
推薦生產(chǎn)技術(shù)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447 second(s), 76 queries, Memory 1.07 M